油泵
自吸泵
离心泵
化工泵
  渣浆泵
螺杆泵
排污泵
消防泵
隔膜泵
  第三代气动隔膜泵
真空泵
磁力泵
控制柜
液下泵
转子泵
旋涡泵
多级泵
潜水泵
深井泵
塑料泵
油桶泵
高温泵
计量泵
微型泵
胶体磨
屏蔽泵
管道泵
水力泵
往复泵
齿轮油泵
玻璃钢泵
不锈钢泵
耐腐蚀泵
液化气泵
  液化石油气泵
  气液混合泵
机械密封
成套设备
高压水泵
阀门系列
  高压球阀
  电动调节阀
渣浆泵
纸浆泵
 
新闻动态
 
水泥标号跟不上 超低吸水率瓷砖遭遇尴尬
点击次数:1951 更新时间:2009-05-12
 

瓷砖企业往往想方设法降低产品的吸水率,并以自己的产品吸水率低为荣,将其视为亮点、卖点,然而吸水率真的是越低越好吗?抛光砖 产品尚可理解,因为它们属于通体砖,吸水率越低,意味着抗污能力越强,然而是不是所有墙地砖产品都要拼命追求低吸水率?是不是吸水率越低就越好呢?

  近期听到的一条消息,让笔者再次陷入沉思:佛山某陶瓷老品牌在北京的一个工程,用300*600(mm)规格的砖上墙,但水泥干后砖体出现严重脱落现象。是砖不好吗?是水泥有问题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出乎意料的竟是砖的物理性能太好了!据专业人士分析,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以前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在百分之几,现在很多企业都将其控制在千分之一,而施工普遍使用的还是从前的标号水泥,这就导致瓷砖产品贴不住,尤其是直接上墙的产品,水泥一干就造成了砖体的大面积脱落。”如此一来,这个误区就大了,问题也严重了,亦让笔者觉得非常有必要拿出来讨论,企业更需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与反思。

  若以吸水率划分,国家标准将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划为瓷质砖,大于0.5%小于等于3%的为炻瓷质,大于3%小于等于6%的为细炻质,大于6%小于等于10%的为炻质砖,陶质砖则是指吸水率大于10%的产品。业内又习惯将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都称为玻化砖,包括抛光砖,其实抛光砖只是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处理而得。可见无论国家标准还是业内的约定俗成,都没有规定吸水率要到千分之一以下的程度。而釉面砖(包括瓷片、仿古砖)的表面有一层釉,它不吸水、不吸污,更没必要非降低吸水率不可。

  这种刻意追求低吸水率的现象,也让笔者联想到企业的其他非理性“高品质”追求,比如我们的瓷砖产品是不是一定要经久耐用,几十年上百年也不损坏?比如我们的瓷砖原料是不是要达到卫生用瓷甚至日用瓷的标准?以目前的生活水平及装璜更新速度,瓷砖能用上五十年已经是很少见的了,而且瓷砖基本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用这么高标准的原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先哲云:过犹不及。过份追求品质上的,亦并非好事,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问题。这也与当前提倡的节能减排相冲突,毕竟这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与能源。

 
上海博洋水泵厂 版权所有 总访问量:557999 地址:上海市海宁路1399号。 邮编:200070电话:021-63800050/021-63815180 传真:021-51611358
GoogleSitemap 网址:www.boyang.cc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ICP备案号:沪ICP备05061090号-2

环保在线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